保真湯

《產後編》卷下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6分,人參2錢,白朮2錢(炒),炙草4分,川芎6分,當歸2錢,天冬1錢,麥冬2錢,白芍2錢,枸杞2錢,黃連6分(炒),黃柏6分(炒),知母2錢,生地2錢,五味10粒,地骨皮6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骨蒸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大棗3枚(去核)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後編》卷下。

《局方》卷二(寶慶新增方)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藁本(去蘆)4兩,川芎4兩,甘草(炒)2兩,蒼朮(洗,銼,面炒)16兩。

功效主治

四時傷寒,不間陰陽二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同煎至7分,去滓熱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二(寶慶新增方)。

《修月魯般經》引《勞證十藥神書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○)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3錢,人參3錢,生地黃3錢,熟地黃3錢,白朮3錢,黃耆3錢,赤茯苓1錢半,白茯苓1錢半,天門冬2錢,麥門冬2錢,赤芍藥2錢,白芍藥2錢,知母2錢,黃柏2錢,五味子2錢,柴胡2錢,地骨皮2錢,甘草1錢半,陳皮1錢半,厚朴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勞證骨蒸體虛。虛勞骨蒸,潮熱盜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以水2盞,加生薑3片,大棗5枚,蓮心5枚,同煎至1盞,去滓,食前服,1日3次,與保和湯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修月魯般經》引《勞證十藥神書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○)。

《玉案》卷四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6分,熟地6分,黃耆6分,人參6分,地骨皮6分,白朮6分,柴胡5分,黃柏5分,橘紅5分,五味子15粒,甘草2分,天門冬8分,知母8分,麥門冬8分,貝母8分,白茯苓8分。

功效主治

微微幹嗽,骨蒸盜汗,四肢壯熱,飲食少進,氣虛血虧損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四。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1錢,當歸2錢,生地2錢,白芍2錢,麥冬1錢,天冬1錢5分,川貝5分,茯苓5分,桔梗8分,五味10粒,骨皮1錢,炙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熱蒸成癆症。此由嗜慾無節,起居不時,以致真陰耗竭,虛火上炎,或蒸而熱,或往來寒熱,似瘧非瘧,或咳血咯血,自汗盜汗,或心神恍惚,夢與鬼交,或經水閉塞,身漸羸瘦。

注意事項

患此者,必須寡慾內養,方能有效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大棗2枚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。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三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3錢,附子2錢,幹河車4錢,當歸3錢,五味子1錢5分,菟絲子8錢,大棗3枚,生薑3片。

功效主治

結胸失下,以致胸中大實,元氣大虧。

使用方法

先服攻下之劑承氣湯,俟滯氣將動,後服本方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三。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一: 保真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5分,生地黃5分,熟地黃5分,黃耆(蜜水炙)5分,人參5分,白朮5分,甘草5分,白茯苓5分,天門冬(去心)1錢,麥門冬(去心)1錢,白芍藥1錢,黃柏(鹽水炒)1錢,知母1錢,五味子1錢,軟柴胡1錢,地骨皮1錢,陳皮1錢,蓮心5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虛百損,五勞七傷,骨蒸潮熱,咳嗽,諸汗、諸血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2鍾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,煎8分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