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黃耆湯

《潔古家珍》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黃耆3錢,白朮1錢,陳皮(去白)1錢,甘草半錢(炙),當歸2錢,茯苓1錢。

功效主治

虛損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水煎,空心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潔古家珍》。

《醫統》卷三十六引《醫學整合》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5分,黃耆5分,當歸5分,白朮5分,地榆5分,澤瀉5分,砂仁4分,白芍藥1錢,陳皮1錢,甘草(炙)3錢,木香3錢,升麻3錢,白豆蔻3錢,粟殼3錢。

功效主治

痢疾,虛憊不能起床,食不進。

使用方法

上作1服。水盞半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三十六引《醫學整合》。

《外科樞要》卷四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5分,麥門冬5分,陳皮5分,白朮5分,蒼朮5分,黃耆1錢,黃柏(炒)4分,升麻5分,歸身5分。

功效主治

潰瘍,飲食少思,無睡發熱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樞要》卷四。

《雲歧子脈訣》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半兩,白茯苓半兩,熟地黃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地骨皮半兩,黃耆1兩,白芍藥1兩,桔梗1兩,天門冬1兩,半夏(制)1兩,當歸1兩,陳皮(去白)2兩。

功效主治

暴損氣血,以至元氣不續而脈代,形容羸瘦,口不能言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次1兩,加生薑10片,水煎去滓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雲歧子脈訣》。

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三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黃耆(炒)1錢,當歸1錢,白朮(炒)1錢,白芍藥(炒)1錢,艾葉1錢,阿膠(炒)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產氣虛,血下不止。

使用方法

上作1劑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三。

《杏苑》卷四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升麻1錢,白朮1錢,蒼朮1錢,麥門冬8分,橘皮8分,黃耆1錢5分,黃柏(酒洗)4分,當歸身6分,神曲5分,甘草(炙)5分,五味子5分。

功效主治

夏天熱盛,損傷元氣,脾胃虛弱,上焦之氣不足,陰陽氣血俱虛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精神不足,兩足痿軟,早晚寒厥,日高之後陽氣將旺,復熱如火;或熱厥陰虛,或口不知味,目中溜火而視物不清,無所見,小便頻數,大便難而閉結,胃脘當心痛,兩脅痛,臍下週圍如繩束縛,甚則如刀刺,腹難舒伸,胸中閉塞,時顯嘔噦,飲食不下,或食即飽,全不思食,或有痰嗽,口沃白沫,舌強,腰背腫眼皆痛,頭疼時作,自汗尤甚。潰瘍虛熱,不睡少食,或穢氣所觸作痛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用水煎熟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杏苑》卷四。

《痘科類編》卷三: 人參黃耆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1錢5分,人參1錢,川芎1錢,當歸1錢,甘草8分,白朮8分,山楂8分,紅花5分,官桂2分,生薑1片。

功效主治

痘瘡不起,或漿清,或不滿,或倒靨,或身涼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鍾半,煎至半鍾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科類編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