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噎丸

《外臺》卷八引《古今錄驗》: 五噎丸

配方組成

乾薑5分,蜀椒(汗)5分,食茱萸5分,人參5分,桂心5分,細辛4分,白朮4分,茯苓4分,附子(炮)4分,橘皮6分。

功效主治

胸中久寒,嘔逆,逆氣,食飲不下,結氣不消。氣噎、憂噎、勞噎、食噎、思噎。氣噎者,心悸,上下不通,噫噦不徹,胸脅苦痛;憂噎者,天陰苦厥逆,心下悸動,手足逆冷;勞噎者,苦氣隔,脅下支滿,胸中填塞,令手足逆冷,不能自溫;食噎者,食無多少,唯胸中苦塞常痛,不得喘息;思噎者,心悸動喜忘,目視(目荒)(目荒)。此皆憂恚嗔怒,寒氣上入胸脅所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桃、李、雀肉、大醋、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生菜、醋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酒送下,1日2次。不知漸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八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外臺》卷八引《經心錄》: 五噎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2兩,半夏2兩,桂心2兩,防葵(一方用防風2兩、小草2兩)2兩,附子(炮)2兩,細辛2兩,甘草(炙)2兩,食茱萸3合,紫菀6分(炮),乾薑6分(炮),芍藥6分(炮),枳實(炙)6分(炮),烏頭6分(炮)。

功效主治

五種噎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羊肉、餳、海藻、菘菜、豬肉、生蔥、生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1日3次。不知,加至15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八引《經心錄》。

推薦方劑